新闻中心/
官方统计数据说这些城市正在涌入更多人口,它们会变得更好吗?
官方统计数据说这些城市正在涌入更多人口,它们会变得更好吗?
2017-01-21
城市人口
人口迁徙
官方统计数据说这些城市正在涌入更多人口,它们会变得更好吗?
报告作者:
毛怡玫
图表设计:
王方宏

每座城市到底有多少外来人口?

他们的数量这些年来增减变化如何?

每座城市的人口流入和流出到底怎样在发生?

城市间的人口迁徙路径画得出来吗?

以上这些都是新一酱一直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起先,新一酱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各城市政府每年都会公布自己的人口数据呀。于是新一酱花了一些时间整理了2009年到2015年之间所有地级城市的统计公报,并提取出了这7年间各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

然而数据太令人失望了——的确,每座城市都有人口数据,但它们多数只是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或者总人口中的任意一种。统计在一起,只有27座城市拥有7年内完整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据,这还不到330多个地级城市的10%。新一酱原本想分析人口结构逐年变化的愿望落空了。

退而求其次,新一酱只好选取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以及统计公报能查询到的最新年份——2015年的人口数据。这次总共覆盖了99座城市。

中国主要的城市群有21个,其中国家级城市群有11个,除了我们熟悉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还有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我们把这99个城市划归到它们所在的城市群中来分析,最终结果以城市群中有数据的城市的平均值来体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口径中并没有外来人口的统计,我们简单地拿常住人口减去户籍人口,以计算出的非户籍人口数量来表示外来人口。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99座城市的数据并不能覆盖各个城市群中的每座城市。而新一酱以城市群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的趋势,因此在图表中特别加粗了其中样本较多的城市群,它们的数据准确性更高一些。

可以看出,尽管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外来人口的数量较2010年平均增长了3.6万人和3万人,但外来人口的占比分别下降了0.4%和1.2%。而外来人口数量增加最多的是京津翼城市群,平均增加了85.2万人。

从城市来看,六年间泸州、武汉、天津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都大大增加了。

泸州就是那个泸州老窖的四川泸州,作为长江上游的港口城市,它的外来人口占比变化在有数据的99座城市中最为明显。

泸州2010年外来人口占比的数值还是负数,也就是说泸州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83万人。到了2015年,外来人口占比上升至18%,泸州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了77万人。

北京、上海的外来人口数量并没有大家预想中增长得多。与2010年相比,2015年京沪两城的外来人口数量各增长了119万人和98万人。而在车程距北京仅125公里的天津,外来人口增加的数量是北京的近2倍。

西双版纳和三亚的外来人口增长离不开旅游城市的属性。有关买房、租房去三亚过冬的候鸟老人的报道,每到冬天就会出现。根据当地政府的统计,每年约有40-50万退休老人来到三亚,而当地2015年的户籍人口也就57.25万人。显然大批量旅游、度假性质的外来人口的进入,也会相应吸引更多的服务业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