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原来最拥挤的不是上海地铁,而是……
原来最拥挤的不是上海地铁,而是……
2016-05-14
城市交通
轨交地铁
通勤
原来最拥挤的不是上海地铁,而是……
报告作者:
丁凯丽
图表设计:
王方宏

早高峰挤地铁是什么体验?

人进了早饭没进,

人被挤出去了鞋还在车里,

站着的抬起脚就放不回去,

坐着的被二氧化碳包围到缺氧……

每个上班族大概都可以声泪俱下地控诉三天三夜。

截至2015年12月,上海地铁总里程617公里,车站366座。惯常的想法还是一线城市例如上海最拥挤,但新一酱经过一系列计算发现,事实似乎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尽管苏州和武汉的地铁规模难以和上海相比,但拥挤程度却未必如此。

总客流似乎不能说明拥挤程度,于是新一酱想到了“拥挤等级”:车厢内每平米的站立人数——这是个抽丝剥茧的计算过程。首先,一起看下以上三个城市地铁所有线路早高峰的运能与实际客流量。

想要仔细看某条线路?请按住屏幕轻轻拖拽文章

列车都有规定容纳乘客的数目,称为定员,再乘上单位时间内双向的发车数量即为运能。在这里,我们利用了上海2015年4月的客流数据和武汉、苏州在2016年3月14日早7点到9点的数据(新一酱尽力了但依然木有拿到上海的最新数据)。从比较的结果来看,现实残酷地超越了理想,近半数线路的运能都被客流远远甩开。

武汉二号线更是以炸裂的实际客流(近18万人)睥睨众线,是运能的近2倍。同样明显超载的还有上海二号线,这条贯通东西的庞大城市血管,输送了25万客流。

哪怕是看似有余裕的线路,实际情况也是满载。例如上海5号线这样的郊区线,早高峰客流基本由郊区向市区流动,单向运能约3万人,几乎满负荷。

不仅是时间,地铁车厢的空间也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一挤,总能再塞进一个人。

每一个工作日的清晨,地下的每一节车厢就像一节节奔跑的沙丁鱼罐头。新一酱也很好奇,这些“沙丁鱼们”都是从哪里进罐,又在哪里重见天日。为此我们收集了苏州、武汉、上海早高峰进出站人次最高的几个站点。

想要仔细看某个城市?请按住屏幕轻轻拖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