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学的2019级大学新生已步入校园一个月,几个月前,他们还在与全国1031万人竞争入学门槛。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的普及让大学文凭不再稀缺,上什么样的大学似乎更重要。在大学中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共同生活学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而对城市来说,拥有越多的优秀人才储备,在未来的人才之战中也会更有优势。
在选择去哪个学校上学的背后,也隐含着对城市的选择。“知城·本科高校生源质量指数”就是凭借高考录取分数线综合计算得出,它想要衡量的是哪些城市具备了强大的人才资源库?
在这个指标中,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高等院校名单标准,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以全国25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195所本科高等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这些本科院校各科专业的本科批次、平行段批次,在各省份的最低高考录取分数线,并按照省份、城市、科类分组归一化处理并相加后,获得该校生源质量指数。所有学校的生源质量指数相加后,获得各城市的本科高校生源质量。
为了适当消除招生大小年的影响,我们同时计算了2017年及2018年的数据。另外,考虑到录取标准的差异,有70所只在提前批次录取的艺术类、体育类、政法警察类等特殊专业院校、国际合作院校及招收本科专业的职业院校未纳入计算。
从结果来看,本科高校生源质量高的城市呈现明显的区域特点,排在前四的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分别是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的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位居榜首,且得分比排在第二的上海高出近一倍,是本科高校生源质量最好的城市,这意味着聚集在北京的高考高分学生最多。深圳则是唯一一个没有排进前20的一线城市。
生源质量最好的20个学校里,有一半院校位于北京,上海仅占有4席,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4位。除此之外,生源质量排名前20的学校还分别位于合肥、杭州、南京、武汉、天津和广州。
本科高校生源质量好的学校大多都聚集在北京,是北京指标排名第一的另一个原因。我们统计了生源质量前100名学校的落点省份,其中北京和上海拥有的高校数量最多,分别有32所和12所。江苏作为教育大省紧跟上海之后,有11所高校。河南2019年有超过100万高考学生,但只有郑州大学1所省内学校排名前100。浙江、福建、吉林、甘肃也都仅有一所高校的生源质量排进前100名。
许多并未被评为985、211的高校,也拥有比较高的入学门槛。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最难进的双非学校,在本科高校生源质量指数中排名靠前,分别位于第5和第14位。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也不低,在只计算普通本科和平行录取批次,排除艺术类提前批次的情况下,这2所院校的生源质量指数均排名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