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与阿里影业旗下的电影数据研究机构灯塔研究院联合推出影院系列研究计划——“城市影院吸引力指标及影院投资潜力报告”,旨在帮助影院投资方、建设方、运营方挖掘潜力地区,调整运营方向。
这是该系列研究计划的第二篇:北京影院供需平衡和投资潜力研究。
最近一年,人们对于在中国城市投资开一家电影院的考虑正在变得更加谨慎。根据灯塔研究院统计的影院数据,2018年中国票房最高的20座城市共计新开了469家影院,比2017年少了40多家。除了广州、长沙和北京,其他头部票仓城市的影院开业速度在2018年都相比2017年更慢了一些。
随着观影人次的增长变慢,开个电影院“躺着数钱”的日子过去了。以北京为例,2018年全年票房不足千万、观影人次不足25万的低票房影院共有38家。和欧美市场对比,中国城市人仍然需要更多优质影厅,但选址运营都需要更加仔细了。
和所有精明严谨的商业品牌一样,电影院的投资方也有着自己的选址标准,人口、商业、区域经营竞争指标等都是影投方着重考虑的因素。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与阿里灯塔研究院合作,用观影消费、商业品牌以及居住人口大数据,结合地理分析能力,用相比传统经验分析更为量化的方法,探索城市重点片区的影院供需平衡情况、挖掘影院投资潜力地区。
考虑到现在正值2019北京电影节举办周,新一酱和灯塔研究院首先选取了北京地区进行研究。
上图中,我们用数据划分出了北京三类值得重点研究的片区:
●商圈:根据主流消费品牌门店组团聚集情况划定
●居住区:用链家住宅小区户数模拟居住人口密度,提取具有一定居住人口密度的片区
●大学区:有2家及以上本科高校连片集聚的区域
为了便于计算与理解,我们将部分区域进行了合并计算调整(如5环外部分被大型居住区完全包围的小型商圈、大学区直接并入该居住片区),最终共有149个片区纳入研究。
截至2019年3月北京在营业的226家影院中,有195家影院位于这些重点研究区域内。
新一酱把北京每个影院投到地图上,并把周边3公里算作它的覆盖范围,可以发现,北京五环以内地区已基本被图上的红色区域覆盖完毕,而五环到六环之间还存在不少未有影院进驻的空白地带。
若是把其中位于已经具有较高人口密度的居住区内的住宅小区提取出来,可以发现昌平回龙观北面的沙河一带、丰台五环附近的二七厂等地,仍有大量小区在3公里范围内不能找到电影院。这些人口已具有一定密度,但仍未有影城进驻的地区,是值得留意的潜力进驻区域。
在五环内,仍有少数集中了品牌门店资源、有一定商业氛围的中小型商业片区仍未被影院覆盖——鲁谷、紫竹桥、太平桥、车公庄、双龙公园等区域均值得考察。
进入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区域并不一定保险。反过来想,已经有影院进驻的地方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维度的参考指标。
北京有83个区域在2018年以前已有影院进驻。我们利用这些区域里2018年以前开业的影院去年全年的票房数据,结合周边的居住人口分布,来衡量这些区域进驻更多影院的潜力大小。
以昌平回龙观的中影国际影城永旺店为例,2018年共有超过101.6万人次的观众来这里看电影,它周边3公里覆盖的住宅小区户数为4.19万户。用观影人次除以周边小区覆盖户数,可得出该影院的“观影潜力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