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复原追踪》是新一酱持续关注疫情后城市恢复状况的系列专题,这次我们继续联合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利用近两周的人口流动大数据,观察不同城市常住人口回城、通勤的情况。
根据中国联通智慧足迹的活跃设备数据,我们统计出截至3月22日,不同城市当前常住人口数量占2019年常住人口数量的比例,即“返城率”。
3月8日至3月22日期间,一线到二线城市的“返城率”进一步增加,从两周前集中于六成到七成之间,发展到目前多数城市返城率突破七成,三分之一的城市返城率突破八成。
显著的南北方返城率差异已逐步缩小,取而代之的是高线城市与非高线城市返城率的差异。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返城率在一线到二线城市中接近垫底。北京的返城率仅为72.8%,而同处北方的二线城市如烟台、长春、石家庄的返城率已接近九成。
新一酱认为,高线城市与非高线城市间返城率的较大差异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是一线城市较为严格的入城管控措施。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餐饮娱乐及其他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这些服务业的复原要慢于疫情的好转,这也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回流速度的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