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报告连载第四篇,你可以在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众号读到报告其他内容。《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考量了五大指标: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本篇主要概括讲第四个维度:生活方式多样性。这个维度在城市实力排名中占据18%的权重。
欢迎留言提问及给出建议,新一酱将在评论中互动回答。
这项指标里,我们和从城市人的消费、阅读、旅游、跑步、观影等整体数据,观察城市生活的多样性魅力。(注:本榜单所有维度合作方提供的统计脱敏数据仅精确到城市,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未接收/保存任何涉及用户个人隐私的信息。)
除了生活方式多样性排名前十的城市,你还将了解到:
5类活动空间最丰富的十大城市
去过最多国家和城市的城市人
哪些城市人更热衷于跑步、听音乐、观影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大图。为便于理解,此处以新一线城市最大值为100分呈现,四座一线城市的城市枢纽性分值分别为北京184.4分、上海175.9分、广州109.9分、深圳106.6分
生活方式应是属于每个城市人的个体选择,但理想的城市中一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姿态,它们构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气质,也成为城市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此前在深圳探访城中村时,我们就惊异于这些被水泥森林包围的村子内人们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对于深圳整座城市而言,这些特别的空间提供给人们不同的生活选择,本身也是城市多样性的体现。
这能带来的启发是,人们在城市中极富个性的生活方式选择离不开空间、活动和商业3个要素。因此今年我们重新建构了生活方式多样性指数的算法框架,从出门新鲜度、休闲丰富度和消费多样性三方面更聚焦地衡量这个与城市人生活感知密切相关的指数。
出门新鲜度 × 0.27
诸如餐厅、咖啡馆、运动场馆、书店、博物馆、电影院等场所提供了城市人在工作与居住之外的“第三类空间”,人们在这里与熟悉或陌生的人交谈、交换情报、迸发灵感。丹麦城市设计师扬·盖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深切的感受、交谈和关怀都是在人们停留、坐着、躺卧或步行时发生的。”离开家和办公室,这类提供“出门新鲜度”的户外活动空间正是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发生的地方。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这张图比较了不同城市活动空间的数量。每一列代表一种设施的数量,从上到下代表不同城市里这项设施的数量排序(具体到每个城市,蓝绿色的柱子越高代表数量越多)。把某个城市的排名虚线连起来,就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哪些设施更充足,哪些空间对比其他城市数量偏少。比如,广州在餐厅、咖啡馆、运动场馆、书店、博物馆、电影院的数量排序分别为:5、3、4、4、8、5
休闲丰富度 × 0.27
在城市里,跑步、健身、阅读、音乐、旅行等休闲活动甚至不需要一个特定的空间,但它们必然会与人们享受一座城市的体验相关。杭州依然是最热爱跑步的新一线城市,它反映出这座城市的运动氛围,背后更意味着那里的人们愿意亲近自己生活的城市。
这个维度里,我们统计了咕咚总榜跑步公里数、亚马逊人均图书购买量、爱奇艺视频播放量占比和日均播放时长、虾米音乐日均播放时长和播放的音乐类型多样性、马蜂窝境内外旅游目的地的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