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类型的城市新建区域中,“国家级新区”算得上是最稀缺的一种城市空间。
它的设立必须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定位也要达到“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这样的高度。从1992年第一个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到今年决定设立的雄安新区,全国的国家级新区一共才19个。
战略定位如此重要,国家级新区的设定都是足够吸引城市将最重点发展的产业导入其中,并牵引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商业设施、居住社区等大量资源向原本是一片空白的此处集聚。
那新一酱就好奇了,是不是只要能成立一个国家级新区,就能给一座城市带来变化呢?
新一酱想着从19个国家级新区中选取一些来做研究,于是就将目光放到了2014年同年正式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的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和大连金普新区上。这五个新区大部分都在2011年前后形成或通过总体规划。
先来了解下它们的基本情况:
这五个新区从构成主体上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贵安新区与西咸新区都涉及了两个城市——贵州与安顺,西安和咸阳;而另外3个新区则都是在一个城市中辟出一块区域形成——四川天府新区在行政区划中包含了一部分眉山市的区域,但因面积占比低故归为此类。
要想了解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会怎样改变城市,我们可以首先通过最直观的夜间灯光数据来看新区设立前后的城市形态变化。
夜间灯光是最能直观反映一个城市夜间活力的数据。每年通过NASA发射的遥感卫星拍摄的夜间灯光高清图中,能清楚地看到一个城市在夜间活力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