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是城市商业的黄金时间?新一酱认为这个问题是有明确的标准答案的——夜间和周末。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城市开始重视夜间经济的发展。日间繁忙的工作和通勤结束,消费便成了重要的放松和度过闲暇的方式之一。
在上一篇《老牌商业区“人气C位”已经被取代?》中,新一酱联合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利用人流数据与品牌门店供给端数据,从新一线城市重点商圈的平日与周末/节假日客流差异上分析了商圈的特征。
这次新一酱继续与中国联通智慧足迹的合作,并将目光瞄准了北上广深的夜间商圈,看看夜色笼罩的20点至次日凌晨4点,一线城市的商圈里都有什么热闹景象。
首先来看看一线城市商圈夜间(20点至次日凌晨4点)到访客流量排名。
在排名前十的商圈中,上海独占五席,人气最高的人民广场-外滩商圈排名第三,淮海路、徐家汇、南京西路、陆家嘴商圈排名7至10位,到访客流量非常接近。
广州、深圳各有两个商圈上榜。其中广州越秀区的千年老街北京路步行街位居榜首,是一线城市中夜间访客量最多的商圈;天河路的体育西-石牌桥段居于次席。深圳东门-人民南商圈与华强北分列四、五位。
北京的夜生活聚集在三里屯,在北京人眼里是当之无愧的夜生活地标。但三里屯夜间客流量尚不及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的1/2,与其他一线城市的头名商圈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在客流的时段特征上,商圈的调性常常各不相同。有的商圈日间人流穿梭不息,晚上分外冷清,有的商圈则要到了夜里才热闹起来。新一酱比较了20点至次日凌晨4点的访客量占全天24小时访客量的比例,并从每座一线城市中选出了占比最大的两个夜间客流指数大于15.5的大型商圈。
大部分热门商圈的夜间访客占比在40%至50%之间。上海的五角场、陕西南路,广州的珠江新城夜间访客占比均在四成左右。而在深圳,万象城与东门-人民南则有48%的人夜间到访。
北京三里屯是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超半数都是夜间访客的大型商圈,夜间访客占比达到了54.3%。
三里屯拥有北京最长的夜晚。利用新一线城市商业数据库,新一酱计算划定了三里屯商圈的边界范围。从上图的三里屯夜间商业设施图中你可以看到,暗黄色代表着21点后依然营业的餐厅,亮黄色的是酒吧,红色则为电影院。上百家酒吧聚集在三里屯与工体周围,它们构成了北京夜生活的底色。
但与其它一线城市的夜间特色商圈相比,北京三里屯的夜间客流在深夜之后还是属于较快散去的。
上图中,我们挑选出了北上广深夜间客流量最多的四个商圈——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上海的人民广场-外滩、深圳的东门-人民南商圈与北京三里屯,比较它们夜间的分时客流。
总体上各个商圈到访客流在深夜之后都是每小时逐步减少的,这也符合我们的经验认知。但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与众不同,在0点后到访这里的客流居然比23点更多,并且它在次日凌晨1点到4点也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客流到访量,是其他商圈的2到8倍。
上海外滩的夜间灯光秀是各地游客打卡的保留项目,晚上八九点这里的访客量与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相当。但随着21点左右灯光秀的结束,客流的下降速度也是四个商圈中最快的。到23点后,人民广场-外滩的分时到访客流就与最低的北京三里屯持平。
一座城市安静下来逐渐入睡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夜间活跃时长。对大多数人来说,夜晚外出停留两三个小时基本也就到了上限。但越靠南的城市,人们愿意在外活动的时间越长。
在上图夜间驻留时长的统计中,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有22%的访客会停留4小时以上,深圳东门-人民南商圈中愿意停留这么长时间的访客占比为17.4%。相比北京人与上海人的匆匆离去,这两座南方一线城市的人们似乎更愿意待得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