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告/
黄浦江两岸正在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怎样的滨江公园最受欢迎?
黄浦江两岸正在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怎样的滨江公园最受欢迎?
2020-08-08
文化旅游
上海
公共空间
city talk
公园
黄浦江两岸正在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怎样的滨江公园最受欢迎?
报告作者:
车洁舲 王成瑜 朱颜小悦
图表设计:
王方宏

经常有外地朋友问新一酱“上海有哪些值得逛的好玩地方”——在走过外滩、东方明珠这些地标景点,老城厢、新天地这些别具特色的城市街区后,新一酱往往会推荐他们再沿着黄浦江边走一走,任选一段杨浦、徐汇或是浦东的江岸,走着走着都会有惊喜。

改变源于2017年12月31日,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宣告贯通。

这种贯通带来的,是沿线多了很多文艺范儿的咖啡馆、阅读驿站;工业遗址被重新修缮,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博物馆或是时尚商场;在一片开阔的江景视野中,步行道、骑行道、慢跑道以不同颜色区分,人群陆续穿过。

这些滨江公共空间大多以“公园”命名。在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的14个有代表性的公园中,建成于1997年的滨江大道拥有极高的人气。它位于背靠小陆家嘴、正对外滩的绝佳景观位,有宽阔的步道和亲水平台,这些年又引入了一批餐厅与酒吧,满足了到访者观光、休闲、服务一系列的需求。

在近年新建(改建)的滨江公园中,虹口的北外滩滨江绿地、黄浦的南园滨江绿地、徐汇的滨江滑板公园也吸引了大量的客流。

其中北外滩滨江绿地坐落于新兴的北外滩CBD区域,由绿地景区和高档写字楼融合而成;南园滨江绿地和滨江滑板公园位于浦西的人口稠密地区,两座公园分别以工业改造和主题运动为特色,由一座景观步行桥直接相连。

依据中国联通大数据智慧足迹提供的人口数据,新一酱将这些滨江公园的到访者分为周边居民、周边工作人群、访客三种类型。从数据上来看,这些公园的到访规模量与人群的多样化直接相关。

客流规模与密度最大的公园类型为访客与工作人群混合型,分属这一类的三座公园均位于城市的核心商务区,区位优势显著,工作人群密集;其次为居住、工作、访客多元混合型,这些公园的周边普遍既有居住区也有写字楼,公园的使用者也更为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