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告/
你住的地方有好的社区商业吗?
你住的地方有好的社区商业吗?
2017-12-09
城市商业
居住
社区商业
你住的地方有好的社区商业吗?
报告作者:
车洁舲
图表设计:
朱颖伦 王方宏

你是生活在城市里,还是生活在社区里?

对大部分城市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更接近后者。

毕竟大品牌商业所聚集的市中心大商场只是低频消费的场所,人们真正最常消费的还是居住地附近的小商业,例如餐馆、便利店、超市等——我们习惯称它们为社区商业。

最初的社区商业,主要是沿街面展开的店铺,它们串联起各种生活必需的消费场景。而现在,尤其是在超大规模的城市,更多类型小型购物中心的社区商业体出现了。它们把原来散落在街铺上的各种商业业态“打包”进一个商场里,成为方圆几公里社区的商业中心。

新一酱想知道的是,在已经形成典型的“市级商业-社区商业”空间布局的城市中,社区商业的供需关系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些社区商业体是否真的能服务好周边的居民,以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或需要更多的社区商业体。

考虑到拥有相对成熟的社区商业体业态的城市并不太多,新一酱这次的研究对象只选取了上海和苏州。上海是整体商业发展水平最高的一线城市,而苏州在近年的新区建设中由政府主导配置了一批邻里中心,它们的原型就是最早出现在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体。

要研究社区商业体,首先要找到它们。

考虑到社区商业和市级商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同质性,很难直接用体量或区位来区别,新一酱于是采用“全市商场分布强度减去市级商圈”的方式,以获得社区商业属性更为显著的地区。

计算全市商场分布强度,我们根据商铺数量的不同,将城市里的商场分为三个等级:高能级、中能级和低能级,并给它们分别分配了10公里、5公里和2公里的辐射半径。于是得到下图:

上海的商场分布强度呈现出“单核+多节点”的形态。由于上海市中心汇聚了大量高能级的商场,城市核心区域显著高强。在外围圈层中,商场强度呈团块状聚集,在各节点区域形成区域高值。

然后我们来减去市级商圈。市级商圈的算法前几周已详细解释过,可在《拥有怎样的商圈,城市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中回顾。

从得到的结果看,上海的强社区商业区位于南翔、顾村、浦江镇、川沙等地。这也意味着在这些地区,由于市级商业的影响力极为微弱,社区商业已是当地居民获取商业服务的主要来源,并且拥有较强的辐射力。

苏州的分布明显不同。由于它是一个典型的“强区县城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等下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因此城市整体的商场分布强度较为均衡,在主城中心与各区县中心均有高值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