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告/
为什么每个装修完房子的人都像一个装修专家?
为什么每个装修完房子的人都像一个装修专家?
2016-10-29
居住
装修
为什么每个装修完房子的人都像一个装修专家?
报告作者:
吴晔婷
图表设计:
王方宏

装修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一门逃不掉的必修课。它至少需要修满3个月,并且学费不低,要求还很高——你必须从设计、建材到水电木工泥瓦都摸索一遍。此外还得有过人的数学计算能力,同各色商家以及装修队斗智斗勇。

以下是修过这门课的人留下的成果统计:

每平方米超过1000元的装修费,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除了买房外最大的一笔一次性支出。但它通常需要花费比买房更多的精力,因为(担心)其中猫腻太多,修完这门课几乎需要“硬啃”。

曾经在老家给自家装修过三次的江良是个“家装老手”,他很清楚自己负责购买建材的半包装修能比全包给装修公司省下不少钱。但是面对上海新家的装修,因为不熟悉建材市场,又没有熟悉可靠的装修师傅,他还是通过朋友推荐,选择了一家装修公司全包装修。

但全包装修的体验比他预想中的更为糟糕。低价吸引客户;设计师神龙见首不见尾,完成设计之后再没有出现;装修师傅不按照设计师的图纸操作;看不见的辅材品质差——这些糟心的事儿,江良都经历了。

装修期间,江良几乎每天都要提早下班,不是去施工现场监工,就是在逛建材市场。发现了装修过程中的各种猫腻之后,江良不得不认真核算装修合同上的每一个项目,甚至和装修工长一米一米地测量核算水管、电线的长度。核算完后,8万多的装修项目竟减去了3万。

“装修公司与工人是按照日薪结算的,但向业主收费时却是按照流程和材料分成了很多单项收费,通过两种收费模式之间的差异,装修公司的利润空间弹性很大。”江良说。

另一个糟心的问题是,装修公司把项目分包给装修工长,装修工长又分包给了水电、泥瓦、木、油漆工,一个工人高峰期间手头有十几户装修业主。各个环节无法环环相扣,他家的装修工期从三个月延长到了大半年。

装修时像江良一样劳心劳力的人并不少。在这个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但流程复杂、每道工序都专业度很高的行业,业主与装修公司之间存在着太多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装修价格不透明,装修过程的体验糟糕。

而对于装修公司来说,每个业主对家的定义和要求都极为不同,有大大小小一箩筐的个性化要求。难以标准化,让装修行业的现代化进程缓慢,又反过来影响了体验。

装修工长施学飞就时常遇到业主家庭内部都无法统一装修需求的情况。在他最近接到的一单熟人生意中,就曾在业主家里讨论了7个小时也没有定下装修方案——业主家的公公和媳妇对于要不要挪一堵墙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墙要不要挪,装修选什么风格,主色定哪种颜色,橱柜用什么样的板材……这些都是装修时不可避免的问题,又都因人而异。

新一酱从互联网家装服务平台齐家网那里要了一些数据,想看一看装修的差异到底有多大。然后就发现,即使按照城市那么粗的颗粒度划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挺明显的。

这里,新一酱用了K-均值聚类的分析法,依据齐家网用户选择的装修风格比例,将27座城市分成了4类。上海单独为一类;广州、深圳、成都等13座城市为一类;北京、厦门等7座东部城市及重庆更为相似;而合肥、郑州等二线城市以及西安则形成了另一类。

齐家网COO毛新勇发现,不同城市对于家装的价格定位、产品的风格需求不同。“山东青岛有一些德国德式的影子;威海靠近日本、韩国,并且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外籍人士比较多,所以威海日式、韩式的装修风格更多。而上海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多,使用进口材料的用户多,也更青睐欧式、美式风格。”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海,它在装修风格的偏好上与所有城市都不太一样。上海选择全国最主流的简约风格的用户比例最低,相较于其他城市,更大比例的上海用户选择了其他风格。

上海对于家装的需求多样性高,更愿意尝试其他小众的风格。在齐家研究院总经理胡志金看来,家装这门生意的区域性非常强,像实创、龙发这样北京的家装公司到了上海后,做得并不理想。上海有其本土的文化,另外一线城市信息量大、人们眼界更开阔,对于家装有更多的想法。

我们可以着重看一下不同城市在装修颜色选择上的偏好。

米色和原木色无疑是最大众化的选择,从27座齐家网热门城市来看,超过三成的用户选择米色作为家装主色调,超过一成的用户选择了原木色。选择黑、灰、棕这样的小众颜色的用户比例就比较小了,选择这三种颜色的用户总和平均占比也仅为不到16%。在这两类颜色中间,还有蓝色、紫色、粉色、黄色等选项,以及比黑、灰、棕更为小众的绿色和红色。

而上海又是其中的特例。这里选择米色的用户比例最低,并且对于装修颜色的选择更多元,集中度低,选择黑色、灰色、棕色、粉色等小众家装颜色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装修非常个性化,不仅每个家庭对于装修的需求和偏好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也许这正是年轻人无法像点外卖、叫出租车一样轻松地通过互联网搞定装修的原因。

那么互联网家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装修不再劳心伤神呢?

装修是大宗低频消费,从齐家网的数据来看,用户装修的总花费集中在5至10万元。和房价的趋势不同的是,一线城市在装修上的花费并不比其他城市高,北京和上海的装修用户中消费数额为5万元以下的比例高,分别占到了25%和23%。这一方面与一线城市的房屋面积小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线城市建材家具的丰富度高、选择余地大且物流成本低,品牌之间竞争激烈使得材料费可能更便宜。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数据,2015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市场规模超过了4万亿元,全国注册装修公司50万家,行业非常分散。2015年,家装市场互联网渗透率仅为3%。家装是一个离消费者期待还很远的行业。

新一酱查看了齐家网上每家装修公司的浏览人次,来判断装修用户对于互联网家装的关注度。从这些数据看,上海用户对于互联网装修的关注度最高——当然这也与上海是齐家网的大本营有关。

不同城市用户关注互联网家装的深度不一,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得到高效、透明的家装体验。

和江良一样,梁书也是一个装修老手。工作繁忙,还要照顾孩子,让梁书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装修这件事上。对于装修他的要求很简单——高效、低成本和信誉保障,“起码有问题的时候能找到人投诉。”

最近的一次装修,梁书决定尝试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家装。比较了多个大品牌互联网家装平台之后,因为自有产业工人及简明的网页设计,他选择了爱空间。

“装修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产生问题的。”梁书自认为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业主,他和装修师傅们有一个微信群,每天的装修进程和现场图片都会被发到群里。“我每天会花几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就直接在群里@他们。”相比于前两次装修需要至少每两天到一次施工现场,这一次的装修梁书只要每周去一次。三室两厅的房子共计花了3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施工。

标准化的套餐实现了梁书想要的高效。但爱空间的套餐里建材的可选范围很少,“墙砖都是纯色的,如果你想要有印花的,就不能满足了。”体验之后,梁书会建议身边有过渡房需求的朋友选择爱空间。

爱空间的模式以牺牲个性化为代价,做出了标准化的家装,它可以解决家装周期长、增项多的痛点。但更多人对于装修个性化的需求,还无法通过爱空间的这种模式解决。

“不管是传统家装公司还是互联网家装,最核心的是要解决用户对于装修的信任问题。”毛新勇说。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作为互联网家装行业较早的参与者,齐家网在2005年以建材团购模式起家——用户可以在齐家像逛淘宝一样在线购买建材,也可以像大众点评一样找到合适的装修公司。但这只能非常浅层地解决毛新勇提到的“信任”问题。

“装修不应该只是家居建材的简单拼凑,一定要解决住户真正的问题。”作为齐家研究院的负责人,胡志金认为此前的互联网家装产品只是将装修的环节做了简单的打包,但如果可以做深度研究,再结合互联网手段,是可以提供更细致的标准化服务的。他将此称为“模块化”。

在上海郊区的好美家装潢建材卖场里,一位主营木门和木地板的商家告诉新一酱,每个家庭门的尺寸都不统一,量法不同都会产生误差。所以他每次接单都必须亲自上门丈量后下单到厂家定制,一趟往返通常就要花费半天的时间。

不仅是门,橱柜等需要定制的家居产品都需要现场测量。工人到现场测量花费时间多,效率低,并且从测量到绘制图纸再到工厂读图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而图纸的不精确更是会导致建材的浪费。

胡志金的想法是,如果能够根据房屋户型数据模型直接得出橱柜的尺寸,就不需要工厂再出图纸了,这就能够给客户节约装修时间,降低装修成本。为了能够给装修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齐家研究院收集了全国户型数据,从户型数据中提炼出不同户型的共性,制定标准和规范,做成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的一个应用实例是全屋收纳系统。研究院根据户型数据建立了模型,根据新用户的户型和不同的客户对于衣柜的挂衣区,抽屉区的位置和抽屉的高度等个性化要求,直接得出相应的收纳系统的尺寸和设计图,工厂直接投入生产制作环节。从现场测量、设计图纸,与客户确认,到工厂交接、生产这一系列传统的过程可以被彻底改变。

生产流程改变了,模块化设计的另一个好处是节省建材。胡志金告诉新一酱,在传统装修操作过程中,家装设计师不了解收纳,工厂不懂客户的需求,材料的浪费由客户买单,建材的浪费率很高,一张板材的利用率仅为70%。在全屋收纳系统里,产品的比例重新设计,一张板材上剩余的边料会被制成抽屉或者其他收纳用品,板材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95%以上。胡志金说。

在实现了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齐家从去年开始推出“一站式整装”服务,将装修订单直接分发给平台签约的设计师和施工队。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利用模块化设计工具完成设计,减少设计中的不可控因素,而施工队也会通过一个ERP系统进行工序管理,标准化施工。目前这一套在齐家内部被称为“2.0模式”的标准化人员体系、产品体系和系统体系正在逐步输出给齐家平台上的商家。

齐家2.0模式定位服务于房屋大小集中在70至13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的装修预算在800至1500元之间的客户。你可以在下图中看到,这是目前各城市装修房屋中单位面积装修价格最低的户型大小,且城市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并不明显。

“完成了装修,才能真正实现了‘房子’到‘家’的转换。”胡志金说。

但从目前来看,做好装修产品并不是仅仅依靠房型数据就够的,它背后人们在生活上的细节需求更为关键——不同的人对于家有太多不同的理解,这与业主的家庭人员结构、所从事的行业、年龄层次、生活方式、个人性格及情感等因素息息相关。而这也是数据分析和标准化开发最难以深入的地方。

在最后的这张“装修均价与面积的U型关系”图表中,新一酱把每平方米装修均价和装修面积两个数据结合在了一起,发现两者呈现出了U型关系。

装修面积越小时,装修均价越高,这与厨卫的装修价格高相关。而当面积超过180平方米之后,装修的均价又开始上升,土豪们的出手果然不同凡响。中等规模户型的单位面积装修费用最低,城市之间的费用差异也越小。

新一酱不太明白的是,从城市差异看,小户型和超大户型段都容易出现装修均价远高于大多数城市的极端城市。而深圳和广州是最常出现在极端值上的两座城市。但新一酱知道的是,广东省是建材生产大省,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产销量均为全国第一,这不更应该拉低装修花费吗?

熟悉情况的小伙伴可否来分享下,生活在这两座城市的人们到底为什么愿意花更多的钱在装修这件事情上呢?

 

填写信息即可获得 5 天免费试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