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告/
商住这么火,该去哪里买一套?
商住这么火,该去哪里买一套?
2016-08-20
房价
居住
商住房
商住这么火,该去哪里买一套?
报告作者:
卓宇晶
图表设计:
王方宏

“地铁房才一百万,不限购!”边码着字,新一酱这头接到中介电话。差不多同一时候,“11月30日对商住实行限购政策,外地人在上海缴纳社保满3年才能购买”的传言在新一酱加入的购房群里又刷了一遍。

2016年3月25日,上海正式取代北京,成为全国最严厉限购城市——根据新颁布的调控政策,外地人在上海购买住宅,需满足连续5年以上的社保或个税缴纳门槛。于是,不限购的“商住酒店式公寓”成了沪漂们买房的最后机会。

商住房到底有多火?根据上海中原市场研究部的数据,过去7个月,上海卖出了22592套商住房:平均每天市场上有106套房子被1.3亿元人民币买走——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套商住房完成交易,这扫货速度是去年同期的2.5倍。

从数字来看,价格涨得也不是很夸张……?并不。上海外围低价的房子占据了大部分的成交量,因此拖低了整体均价。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倒是很符合吃瓜群众对房价暴涨的直观感受:过去半年上海商住房均价涨了30%以上。上海中原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卫欢告诉新一酱,浦东张江、周康版块商住房在过去的3个月之内从3.7万元/平方米直接跳到4.5万元/平方米。

如果11月真的开始限购,这涨价的末班车该跟着上吗,限购后房子会不会砸在自己的手里?新一酱发动了万能的朋友圈一起来算算。

在静安工作的摄影师小月,最近从产生购房想法到买完房子,只用了半个月。“按预算来的,目标很明确,所以很快”。对小月来说,在理财和股市都不靠谱的当下,购买商住房是稳健而保险的投资。他仔细研究了同地方的住宅和商住涨幅,“前房东2013年100万买下来的房子,现在卖给我们不到130万,还含所有税负中介费和交易成本”。小月认为,商住涨幅肯定不如住宅,但自己主要靠租金而非房价涨幅获得收益,“租金基本已经抵扣了房贷,这样我们还贷款没有压力。”

如何像小月一样速战速决?限定预算→选好大致区域→考察具体项目→计算综合成本和可能的长期收益→下手。

新一酱拿到一堆数据,套路学起来!

在上海买商住,手里要有多少钱?

上海的商住房平均每套要126万,即使是在崇明县也要71万一套。按贷款规定,商住房首付最低5成。也就是说,首先你手头要有30-40万才能“买票上车”。想上“市区专列”?按每套面积约45平方米计算,手上没有160万,进内环就非常困难了。

想要仔细看看一手或二手?请轻推动图

比起买一手住宅,商住的门槛还是低很多,例如在杨浦区和奉贤区,7月的商住均价只是同区一手住宅的四成左右。

当然,你可以考虑市区的二手商住,这要实惠很多。今年上半年,上海链家挂牌成交的商住房中,出现了静安区4.08万元每平方米的二手商住。

商住房到底升值慢不慢?

即使为限购所迫,很多人还是不想选择价格更低的商住房。除了产权只有40至50年(住宅有70年)、水电费高等因素外,最重要是大部分人认为商住房作为过渡性居所升值太慢。

商住房价涨速如何?我们用上海中原市场研究部的住宅和商住数据作个对比。

想要仔细看看某个区?请轻推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