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告/
要和一线抢人,新一线城市还差多远
要和一线抢人,新一线城市还差多远
2018-05-19
创新
未来可塑性
人才
要和一线抢人,新一线城市还差多远
报告作者:
新一酱
图表设计:
新一酱

这是《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报告连载第五篇,你可以在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众号读到报告其他内容。《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考量了五大指标: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本篇主要概括讲第五个维度:未来可塑性。这个维度在城市实力排名中占据20%的权重。

头部城市的抢人大战正打得热乎,你也可以把这个指数看作对城市“抢人能力”的一个评判。欢迎留言提问及给出建议,新一酱将在评论中互动回答。

在大数据时代,所有算法中最为困难的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这在个体的城市选择与宏观的城市管理及规划中同样适用。但若能看清理想城市的模样,未来就会值得期待。

这项指标里,我们从环境友好指数、创业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消费成熟度指数、城市规模与增长指数,观察城市的未来成长潜力。先看看四大一线城市的未来可塑性实力对比。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大图。以上柱状图的五类颜色,分别对应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其中,蓝色的五个柱子代表了未来可塑性几个指标:1 环境友好指数、2创业指数、3人才吸引力指数、4消费成熟度指数、5城市规模与增长指数。可以看出,北京的创业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均远高于上海。如果把新一线头部城市实力作为100分计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未来可塑性实力分别为324.9分、230.1分、171.9分和132.1。即使是近年在创新能力上备受争议、抢人行动慢一拍的广州,分数依然比新一线城市好出3成 以上。

以下是未来可塑性排名前十的新一线城市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大图。为便于理解,此处以新一线城市最大值为100分呈现。下图中我们列出了新一线城市未来可塑性的五大指标。下文会对这几项指标作出详解。杭州毫无疑问在创业指数一骑绝尘,而成都排名靠前主要是消费成熟度、城市规模指数以及较高的人才留存率而拉分。(嗯,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项里成都第一又要怼新一酱了。欢迎对指标算法和维度权重提出质疑和改进意见,期待给新一酱安利你认为比较靠谱的数据来源、合作方式,btw纯杠的就算了吧。)

进入2018年,十几个城市陆续启动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把问题从“去北京、上海还是深圳”变成了“去北上深,还是某个新一线城市”。要让更能接受城市迁移的中国年轻人找到答案,未来可塑性指数或许能帮到他们。

创业指数×0.22

初创公司是城市中最具活力和创新的主体之一,但从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并不容易,城市提供的创业孵化平台与不断涌入的商业资本为这些初创公司提供了生存环境和养料,也为城市人提供了选择与可能性。

这个维度考虑的是初创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创业平台数量。

人才吸引力指数× 0.24

环境友好指数× 0.15

我们试图观察两种对年轻人就业和定居产生影响的力量:

下图中,蓝色的线段代表“人才拉力”。良好的创业氛围、工作环境以及志同道合的伙伴吸引着年轻人来到城市;

灰色的线段代表“人才推力”——那些不那么好的因素,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让人们不得不在生存与生活间作出选择。

在这两种拉力与推力的拉锯战中,前者的影响力更占主导。

此外,蓝色的圆圈代表年轻人对这个城市的求职热度指数。

2017年,北京PM2.5指数>75的天数长达88天,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2.03,排名第一;但这座城市聚集了2.82万家初创公司和1.59万家优质本土公司。它依然是年轻人求职时最向往的城市。

北京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城市人口控制政策,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名义清退了专业市场,许多初入北京尚未扎根的年轻人和那些支撑着北京基础服务业的打工者租住的、设施简陋的居住空间被拆除,一大批人不得不在短时间内离开北京,2017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0.7万,同比减少2.2万人,下降0.1%。潜藏在街头小商业中的多样性活力也随着城市整治有部分的削弱。在今年的《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北京的未来可塑性依然无可比拟,但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比去年下降了一位。因此我们必须重申城市内多元包容的生活体验和社交空间与城市创新之间的重要相关性,并对那些希望塑造出北京一般具有活力的新一线城市们有所提醒。城市的管理者还是会下意识地只对创新活力有所期待,却疏于对细碎繁琐的城市多样性管理投入足够的关注——这也是城市管理中最需巧思的部分,稍有越界就会适得其反。

人才的流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在未来是否具有持续增长的活力。高校能持续稳定地为城市输送人才资源,但这并不代表坐拥诸多高校的城市就能高枕无忧。在新一线城市中,南京的大学生源质量最高,但其毕业生留存率是最低的—只有一半左右的当地高校毕业生愿意留在南京工作。城市需要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核心是,让人留下来。

消费成熟度指数× 0.19

未来并不是有人就足够了。消费升级已逐渐从一线城市下沉,甚至蔓延至三四线城市,越来越多城市人追求理性与品质的消费行为,也给城市商业带来新的升级空间。这个维度关注消费升级品类销售额、商品信息关注度、会员用户指数。商品信息关注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理性思考;会员用户指数则指向那些在物质和精神消费中都更注重体验,也更具有黏性的人群。

城市规模与增长指数× 0.2

衡量城市规模的人口与GDP数据今年被调整到了未来可塑性指数中。我们发现,在考虑规模基数的前提下,不同级别的城市突破各自增长瓶颈的能力或多或少给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让人们相信自己的选择。

| 纸质版报告册购买 |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未能完整展现338个城市的未来可塑性排名,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或购买纸质报告册,或联系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获取详细数据。

购买《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报告册

售价 20元


 

填写信息即可获得 5 天免费试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