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实在是太缺母婴室了。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高德地图上收集整理的“母婴室”位置信息,中国内地所有城市总计拥有的母婴室数量仅为2643间,其中只有7座城市拥有超过100间母婴室。
作为一种在公共场合为哺乳、喂食、清洁排泄物等一系列育儿行为提供便利设施的空间,母婴室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它们多设立在城市中机场、商场、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向携带婴幼儿出行的家庭免费开放服务。
在美国,一间高配置的母婴室可以更精确地被定义为“家庭卫生间”。 这个家庭卫生间里内部有一个专门为哺乳妈妈提供私密环境的哺乳室,外间则会提供为婴幼儿更换尿布的尿布台与洗手池,与之配套的洗手液、消毒液、手纸和垃圾桶等也都会在母婴室内准备齐全。更贴心的是,在设施较好的母婴室内还有可能找到冰箱、消毒柜、温奶器、一次性纸尿裤等用具,甚至还设有一片儿童游戏区,供家庭中年龄较大的孩子玩乐。
这些“全系列服务”体现的,是国际上一些成熟城市对母婴关怀的高度重视。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母婴室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在每一家商场和交通枢纽站点都能找到配套齐全的母婴室。
设置一间母婴室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最基本的配置甚至能在1平方米内完成。但在中国内地,母婴室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婴幼儿数量,母婴室的供应严重不足,大量城市缺失这样的“1平方”。
母婴室数量排名前20的中国城市主要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其中表现最好的四座城市以及它们拥有的母婴室总数分别为:北京341间、上海301间、广州204间和杭州149间。若将城市中0至3岁的婴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母婴室的主要使用对象,这几座表现突出的中国城市中,实际一间母婴室要供2207个家庭共享。
与此相对比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香港目前共有595间母婴室,平均298个家庭共享1间母婴室;台北的母婴室数量达到了680间,每间母婴室只需要118个家庭共享——这个数字约为中国内地城市的1/19。东京23区的母婴室数量达到了5092间,供应量已基本达到理想水平,平均1间母婴室只需要供47个家庭共享。
级别更低的中国城市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二线及以下级别城市,每座城市平均的母婴室数量都不足10间。并且还有6.67%的二线城市、30%的三线城市、65.56%的四线城市和88.37%的五线城市,完全无法在城市内找到母婴室。这些缺乏母婴室的地级城市加起来总共达到了196座。
2019年2月,第一财经与美赞臣共同发起了一次主题为《中国妈妈需要怎样的母婴室》问卷调查,共计回收了243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418份。
几乎所有问卷的反馈都共同指向了中国城市母婴室紧缺的问题。比如只有2.15%的家长能够在公共场所很容易地找到一间母婴室;而认为母婴室“多数情况下都很难找”或“从来没有成功找到过”的人数占到了43.76%。
除了总数稀少,母婴室的分布场所类型也较为单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妈妈和宝宝在公共场所需要用到母婴室时,有79.24%的中国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商场,另有9.97%的家长想到的是机场——这也是当前中国城市中仅有的两类母婴室提供较为完备的公共场所。在下面的图表中,你可以看到北京、广州、杭州、上海和武汉各自的母婴室分布及场所类型。